细胞免疫治疗研讨会在京举行
日期:2019-07-31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2019年7月28日,细胞免疫治疗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解放军第302医院著名教授王福生院士,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学研究所免疫系主任刘阳教授、北京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马洁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盛典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免疫学系主任王玺教授、惠大生物董事长田光起、首席科学家邵永平和技术总监胡杨等专家参加。与会的还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和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的相关领导。会议由301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焦顺昌教授主持。
会上,马洁教授介绍了北京医院正在开展的化疗、靶向药联合NK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该项目计划招募60名晚期肿瘤患者,通过对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5周的单细胞进行测序,研究数据经过分析后发现,不同癌种的患者在使用同种抗体治疗后,会影响体内不同免疫细胞的改变,对于抗体联合细胞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盛典教授介绍了目前团队正在研究的“IL-21靶向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治疗策略”项目。他指出,目前PD-1抗体是世界上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的药物,但PD-1抗体在临床上真正能够让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的只占10%左右,对大部分患者无效。一个重要原因是PD-1抗体刺激的T细胞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在体内的刺激作用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但是由于细胞因子半衰期短,很难利用细胞因子成药。该团队把IL-21和PD-1抗体交联成为融合蛋白,能够提升PD-1抗体持续刺激T细胞产生记忆T细胞,增强了PD-1抗体的治疗效果。
王玺教授介绍了基于肿瘤免疫的NK细胞治疗研究情况。他研究了如何提升NK细胞的功能,促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NK杀伤肿瘤细胞有几种方式,一是NK识别出相应抗原丢失的肿瘤细胞,然后它在肿瘤细胞表面打孔,释放打孔素,让细胞死亡。第二种是NK细胞通过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凋亡。第三种就是通过抗体介导,很强地激活NK细胞。NK细胞治疗与T细胞治疗相比有几点优势,一是T细胞的特异性特别强,只能用自体或亲属的T细胞进行治疗,而NK没有免疫排斥,可进行工业化生产使用,大大降低治疗的成本。。二是NK细胞的寿命比T细胞短,从细胞治疗的角度来说,T细胞在患者体内存活时间长,会增加它被激活来伤害患者自身的风险,而NK生存期短,不会留下长期的隐患。三是T细胞容易活化过度,释放细胞因子造成细胞因子风暴。目前有几种NK治疗方法,一是回输扩增后的NK,二是特异性NK治疗,例如CAR-NK。
会上,301医院永生化DC-CTL临床项目组也公布了临床研究进展情况。邵永平教授首先介绍了永生化DC细胞株及肿瘤抗原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进展。目前为止,已成功建立健康人和肿瘤患者的永生化DC细胞株共20例,并建立了知识产权完全自主独立的DC细胞株制备工艺流程。已构建的抗原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包括MAGEA3(肺癌)、AFP(肝癌)、CEA (多癌种)、Mesothelin (胰腺癌) 、WT1 (血液肿瘤) 、MUC1 (多癌种) 、NY-ESO-1 (多癌种)、MART-1 (黑色素瘤)。惠大生物胡杨介绍了该项目的临床进展,该项目采用单中心、单臂、开放、剂量递增设计,目前完成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研究,安全性评估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例患者肿瘤缩小,状态稳定,即将进行高剂量组研究,并增加样本量。
作为该临床项目的研究者,焦顺昌教授表示,永生化DC-CTL技术在全世界进行临床研究实属首次。研究过程中非常谨慎,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从低剂量开始。在低、中剂量治疗的研究中,项目组成功得到了安全性的有效评估,并且还能看到有效性的趋势,这非常不易。虽然我们不能从少量的病例中得出准确的结论,但是对整个项目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刘阳教授介绍了他所带领的团队所研究的PD-1与CTLA-4两种抗体,在杀伤肿瘤过程中所产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临床研究表明,PD-1抗体治疗的有效性比CTLA-4更高,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却更低。该团队为此进行了研究得出,免疫检验点抑制的治疗中,抗体有效性和毒性的机理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改变抗体的PH值调节抗体毒性和有效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副部长李金波对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公共政策设计做出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他指出,生物经济是继数字经济之后的又一波新的经济形态,发展生物经济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社会格局变化来说,2017是一个重要转折点,60岁以上的人群超过了1-15岁的人群。到2035年,中国的老龄化将会带来肿瘤患者的急剧增加。如果肿瘤治疗的技术依然受制于人,这对国家来说是很大的风险。因此,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是国家的迫切需求。但同时还需要解决监管的问题、投入的问题和组织管理问题,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卫健委相关领导也提出,在生物药技术上,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最小,在科技重大专项上,针对肿瘤治疗的领域我们会出台更多政策支持;在监管政策、方式上,也要与时俱进,还要结合中国的特色,监管的同时也是支持科学的持续推进。
最后,王福生院士进行总结,他表示,本次研讨会结合政、产、学、研、医,围绕肿瘤治疗的临床医学需求,探讨了如何在临床上治疗肿瘤,提高疗效,细胞治疗如何发挥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细胞治疗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